幸福是一種外部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培養(yǎng)孩子對幸福的感受力,才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目標。
您談到痛苦是快樂之門,我覺得不合適。實際上痛苦是一種無奈的情況,只能說面對無奈的情況,高興是這樣不高興也是這樣,我還不如高興一點?,F(xiàn)在對于挫折教育,很多文章說,有不少人是經歷了痛苦才能幸福,似乎不經過痛苦就不能幸福。事實上,縱觀歷史,還是在和平安逸富足的家庭環(huán)境中,人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就。我們雖然提倡抗挫折能力教育,但是不能偏頗。
我的理解是,并不一定要經過大的挫折,才能獲得幸福獲得成功。我們不需要把孩子推人災難之中,孩子更需要和諧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我并不提倡辦吃苦夏令營。功利化的教育不會有好的結果,吃苦夏令營就是太功利了。我覺得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是很好的,但不要特意去吃苦。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比如農村的田園風光,山河湖海的壯麗。人只有真心喜歡,才會產生情感,這種情感才會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比如我喜歡家鄉(xiāng)青島,因為它美麗,如果是窮山惡水,能喜歡它嗎?在和平社會,要讓孩子在美好的生活中培養(yǎng)高尚的情懷和幸福感。
我所說的痛苦是快樂之門,是有特定意義的。人在生活中有時會面臨一些挑戰(zhàn),它并不是你所愿意的,但又不得不面對,比如考試不及格等。這些挫折有可能成為你的不幸之門,因為你被嚇住了。但如果你闖過了這一關,你的能力可能就增強了。痛苦是快樂之門,是說人戰(zhàn)勝挑戰(zhàn)后會有一種成功和幸福的感。覺,但僅限于這個意義,不能絕對化。
目前西方有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tài)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呼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wěn)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父母和老師在培養(yǎng)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您覺得父母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培養(yǎng)呢?
首先,父母應重視營造家庭寬松的氛圍,在把握大方向或大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喜惡去強求一致。盡管有時孩子的選擇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痛苦的,如幼兒偏要吃辣的東西,但他們可從辣的痛苦中”‘晤”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要到社會上去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戰(zhàn)勝挫折的基礎。
其次,在一些富裕國家,人們已深刻認識到物質條件的優(yōu)厚并不與孩子的幸福感成正比。在適當的物質生活保證下,要教會孩子除了物質外,如何在內心創(chuàng)造一種快活的情緒。目前流行一句話叫“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我們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yǎng)孩子從多方面獲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托在一種追求上,往往最終是痛苦的。一類孩子因父親不讓其玩電子游戲而整天悶悶不樂,而另一類孩子卻很快從另一種游戲中找到歡樂。廣泛的興趣愛好和靈活地調整目標對那些有“專長”的孩子尤其重要。
第三,“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內容就是培養(yǎng)孩子受挫后的恢復力。樂觀的孩子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很快地從痛苦中解脫,重新振奮。父母應該認真培養(yǎng)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總之,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僅能從別人或外界的給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從內心深處激發(fā)出一種尋找幸福的本能。這樣他們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處之,永遠樂觀。我要特別提醒父母,你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對挫折的認識。
患得患失、斤斤計較、悲悲戚戚的父母常常有同樣品質的孩子。父母不要把生活中的小事看得太嚴重。我讀過日本女中學生寫的《十七歲》一書,當他們兄妹在學校屢受欺負,自信心幾近崩潰之時,媽媽決定帶兩個孩子去參觀世界奇觀——科羅拉多大峽谷。媽媽說,去大峽谷只是為了讓孩子體驗世界很大,人很渺小,只是為了讓孩子接觸和了解大自然。這種母愛太不同了,它成為孩子永遠的精神支柱。當你遇到一點小挫折時,不要鉆牛角尖,不要陷進去。只是一個小問題呀,生活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機會無限。生命多可貴呀,還有很多事情需要體驗呢!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好的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心胸如海,一次考試不好算什么,心中有太多的美麗就不會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